雖然主色調仍然是白色,但正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第22屆冬奧會,看起來有桃園婚禮佈置點像夏季奧運會。
  溫潤的風吹過路邊的棕櫚葉,場內運動員熱得只穿一件短袖或背心,場外的觀眾裸著上身為球員加油……即使在每年最預防癌症的方法冷的1月和2月,亞熱帶氣候也讓這個地處黑海沿岸的城市白天平均氣溫達到10℃,夜晚平均氣溫則有3℃——和杭州差不多,茶樹都能在此扎根。
  這裡是歷史上溫度最高的冬奧會舉辦城市,但記錄或許很快就會被打破—商務中心—加拿大滑鐵盧大學丹尼爾·斯科特教授主導的一項研究發現,冬奧會舉辦城市的2月份平均氣溫,已經從50年代之前的0.4℃,上升到了現在的7.8℃,本世紀末這一數字還將增加4.4℃。
  “作為職業運動員,代表2300萬冬季運動愛好者,我們正親眼目睹氣候變化。” 2013年4月,包括老牌單板滑雪運動員傑里米·瓊斯在內的75名冬奧會獎牌獲得者專門致信美國總統奧巴馬,希望這一大國領袖能夠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有所行動。而在本屆冬奧會開幕後,美國的滑雪運動員安德魯·紐厄爾也在一封由100多位運動員共同簽署的倡議書上如此警告人們:“我們即將失去冬天……像我小時候那樣,兩歲就在自家後院第一次接觸滑雪的機會室內設計,將越來越少……如果不能聯合起來做出改變,受到威脅的將不止是滑雪。”
  史上找房子最貴冬奧會花巨資應對反覆無常的天氣狀況,以保證“不依賴一釐米自然降雪”
  直到1月份,距離開幕式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時,索契仍沒有雪花飄落。
  當英國《每日郵報》的記者在新年之際來到這座位於俄羅斯西南的城市時,發現“沒有人記得上次下雪是什麼時候了”。在黑海岸邊,小商店不僅出售冬奧會紀念品,還同時出售水上皮球以及其他夏天才能用得到的物品。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信誓旦旦地告訴國際奧委會,“索契是個獨特的地方,在海邊你可以感受春和日暖,在山頂上卻是一派北國風光。”但曾經白雪皚皚的山頂有意讓人難堪:2013年2月,當奧運會測試賽開始時,高溫和降雨把積雪融化為泥濘地,滑板滑雪和自由滑雪兩項測試賽不得不臨時取消。
  對於冬奧會舉辦者來說,這樣的尷尬並不是第一次面臨。當2010年冬奧會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時,那裡不僅沒有降雪,反而陰雨連綿。持續的高溫使滑雪項目的場館所在地賽普拉斯山上的積雪開始融化。措手不及的奧委會先用卡車從山下運雪,後來又啟用重型直升機。這架每次最多可攜帶超過9800升水的直升機成功為溫哥華解了圍,但舉辦方不得不事後承認,“嚴重低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
  “可以確定的是,雪化得越來越快。”氣候學家大衛·羅賓遜告訴中國青年報社記者。在位於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的全球雪實驗室,羅賓遜利用各種數據,觀測北半球每年積雪程度的變化。他的最新結論是,2012年,整個北半球的積雪只有2460萬平方公里,比43年來的平均值減少了30萬平方公里。而去年9月,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佈了一份報告,其中提到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北半球的雪季縮短了大約3周。
  “我們知道,氣候正變得越來越溫暖,最終,當溫度常常處於0℃以上時,人們將看到更少的雪。”羅格斯解釋。
  為保證正常運行,人造雪幾乎成為滑雪場的必備手段。北京的一個滑雪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北京周邊,“沒有一個滑雪場不依靠人造雪的”。在傳統的滑雪勝地阿爾卑斯山,人造雪也越來越普遍。而在北美洲,88%的滑雪場都依靠人工造雪維持運營。
  索契早已“未雪綢繆”。上個冬季剛一結束,索契冬奧會組委會就從別處運來了71萬立方米的雪,囤積在山間陰涼處,經過一年的高溫考驗,14塊巨大無比的反光毯包裹下的剩餘積雪只有“相當於450多公里高的一米方柱”。
  除此之外,在舉辦自由滑雪和單板滑雪的賽場“玫瑰莊園”,450台造雪機早已待命,最多可以將8.7萬立方米的水變成人造雪,“完成將競賽場地覆蓋150%用雪量的目標”。甚至,還有一臺歐洲最先進的造雪機,可以在15℃的高溫下造出雪花來。
  這樣一來,本屆冬奧會已經成為歷史上最貴的奧運會——花費超過5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是被用來應對“反覆無常的天氣”,以保證在比賽期間“不依賴一釐米自然降雪”。
  一些雪場開始轉型為四季開放的場所,嘗試舉辦音樂會、承辦會議、甚至瑜伽
  並不是所有的冬季運動場所,都像索契奧組委一樣財大氣粗。
  2013年的北京,同樣經歷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暖冬。直到2014“立春”之後才到訪的初雪以第三名的“成績”載入1951年以來的最晚初雪紀錄。滑雪季開始時,位於京郊的軍都滑雪場,儘管造雪機晝夜不停的工作,“但由於溫度和濕度條件還達不到,雪量一直沒能達到開業標準”。
  自從上世紀50年代被髮明以來,人工造雪的技術正在逐步改進。即使如此,在經過了歷史上排名第四的高溫冬季以後,2012年美國總共有一半的滑雪場推遲了開放時間,同時還有48%的滑雪場不得不提早關門。2003年,都靈冬奧會開幕之前,一項來自聯合國環境計劃署的研究,就把滑雪業認定為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衝擊的產業。
  為冬奧會舉辦地敲響警鐘的斯科特教授預測,隨著氣候越來越暖,到2039年,美國東北部的103個滑雪場中,有超過一半的雪場將無法維持每季100天的營業時間。其實,早有一些雪場開始變身為四季開放的場所,嘗試舉辦音樂會、承辦會議、甚至瑜伽。
  美國一家叫做“捍衛我們的冬天”的環保組織,在一份發佈於2012年的報告中,統計了每年前往滑雪場的人數,結果發現,在降雪較少的年份滑雪場明顯冷清了許多。
  “除非看到自己後院的積雪,否則城市的滑雪者是不會想到前往滑雪場的。”報告如此分析。
  同時,造雪機的巨大消耗,是不得不面對的一大問題。據統計,即使在北京,由於一座大型滑雪場每年使用地下水5萬到10萬立方米,周邊十幾家滑雪場一年也要用到相當於4萬到5萬人口的生活用水量。在阿爾卑斯山轟鳴的造雪機,一個冬天則要消耗掉整個維也納所需的水。
  對於滑雪等冬季運動項目而言,雪的質量同樣關鍵。更溫暖潮濕的空氣會產生更重更濕的雪,但是滑雪者青睞乾燥蓬鬆的雪。造雪機製造的雪通常處於更加凍結的狀態,對於某些比賽項目而言是完美的,但是對滑雪選手就不那麼有利了。
  “機器做出來的雪粒比較粗,沒有自然的細膩,所以雪道也比較硬。”一位滑雪愛好者如此總結。
  在冬季運動傳統更加濃厚的歐美國家,滑雪場的消失並不僅僅意味著少了一個景點。在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州,滑雪歷史學家的傑里米·戴維斯從上個世紀末就開始尋找與消失的滑雪場有關的故事。搜集故事的通知剛在自己建的小網站上貼出來,人們的反饋就從四面八方而來。當聽到滑雪場關閉的消息時,有人甚至很氣憤,因為他的母親還準備和孫子一起再去滑雪。
  “那些消失的滑雪場是最能勾起人們溫馨回憶的地方,那回憶里既有溫暖的羊毛手套,也有舒適的、飄著熱巧克力香味的山林小屋。”一篇刊登於《紐約時報》的文章如此評論。
  冬季室內運動或許會越來越普遍,冬季運動會也可以在任何地方召開——甚至卡塔爾
  並不是所有地方都前景黯淡。作為美國新罕布什爾滑雪公司的市場總監,卡爾·斯通相信,“在糟糕的冬季之後,總會來一個美好的冬天”,往往一場暴風雪就能彌補雪量減少帶來的遺憾。一篇刊登於《自然》雜誌的報道也提到,在過去10年裡,瑞士韋爾比耶地區的平均降雪量超過了過去30年的每10年平均水平。
  “更溫暖的氣候能帶來更大的濕度,因此在阿爾卑斯山脈等一些高海拔地區,升溫甚至有助於增加降雪量,直到冬季溫度高過0℃。”報道如此解釋。
  但這並不意味著大好前景。負責完成聯合國環境計劃署關於滑雪產業報告的瑞士氣候學家羅爾夫·布爾吉說,由於沒有堅硬的凍土層,加大的雪量可能增加雪崩的風險,而在此之前,那些低海拔的小滑雪場已經開始遭殃。在瑞士,銀行已經拒絕向海拔1500米以下的滑雪場貸款。
  更低的價格和較緩的斜坡的小滑雪場往往適合新手,也能夠創造大明星。2010年冬奧會山地滑雪冠軍林賽·沃恩在巴克山開始了自己的滑雪生涯——明尼蘇達州一座364米高的小山;世界杯障礙滑雪冠軍米凱拉·希夫林童年時在新罕布什爾斯托爾斯山滑雪區訓練,這裡的最高海拔僅177米。
  “問題不在於降雪,而是溫度越來越高,”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氣象學家瑞恩·漢拉罕總結。2013-2014年的冬季造訪美國的罕見大雪,似乎也讓那些為冬天擔心的人站不住腳。但根據氣候中心組織的數據,2013年11月,卻是“1880年有可靠氣象記錄以來全世界最熱的11月”。
  無論如何,萬事俱備之後,一場從天而降的大雪終於在開幕式前降臨索契。
  “二月份總會有雪的,而且它確實來了。”一位當地的居民信心滿滿地向記者說。
  但是,愉快的情緒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在“玫瑰莊園”比賽開始之後的溫度超過10℃。這不僅讓運動員感到不適,也讓地上的雪質變得鬆軟,甚至開始融化。
  “就像在一層皮毛上滑雪。”美國的北歐兩項滑雪選手比利·迪蒙抱怨。這位溫哥華冬奧會冠軍,此次失去了金牌。
  當研究目光從普通的冬季運動轉向冬奧會時,斯科特找出了兩項標準,來判定一個城市是否有能力舉辦這場盛會;其一是主要競賽場地的日平均氣溫是否低於0℃,其二是,無論是使用自然降雪還是人工降雪,是否能維持高山滑雪項目的積雪在30釐米以上。如果在90%的冬季時間,都可以達到這兩項標準,那麼城市就具備舉辦冬奧會的條件。
  在綜合了世界氣象組織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數據之後,這位研究全球變化和旅游業關係的教授發現,即使按照最樂觀的氣候變暖速度,到了21世紀末,19個曾經的冬奧會舉辦地,只有一半的城市可以再次成為舉辦城市。
  “作為全世界的文化遺產,這項冬季運動狂歡節越來越危險了,”斯科特說,“在一個逐漸變暖的世界里,傳統的冬季運動城市,越來越少能夠承擔舉辦冬奧會的職責了”。
  其實,像在索契一樣,國際奧委會和舉辦地的奧組委,從來都沒有放棄與天氣作鬥爭。上世紀60年代的中期,奧地利的軍隊就曾幫忙運了上千噸的雪,並用腳踏的方法把它踩實在賽道上。而且花樣滑冰和冰壺等項目,也已經移到了更安全的室內。
  “將來找到合適並且安全的冬季運動場所估計更困難了。”瑞典哥德堡大學的氣候學家漢斯·林德霍爾默說,“冬季室內運動或許會越來越普遍。那麼,冬季運動會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召開——甚至熱帶沙漠氣候的卡塔爾!”  (原標題:保衛冬天 保衛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n95znlch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